阅读下列文字,回答下列问题。
孤雁儿李清照
世人作梅词,下笔便俗。予试作一篇,乃知前言不妄也。 藤床纸帐①朝眠起,说不尽、无佳思。沉香断续玉炉寒,伴我情怀如水。笛声三弄,梅心惊破,多少春情意。 小风疏雨萧萧地,又催下、千行泪。吹箫人去②玉楼空,肠断与谁同倚?一枝折得,人间天上,没个人堪寄。注:①“藤床纸帐”:据明高濂《遵生八笺》记载,藤制,上有依圈靠背,后又活动撑脚,便于调节高低。纸账,亦名梅花纸账。②“吹箫人去”:化用的是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的故事,见《列仙传》。
(1)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( )
A.“藤床纸帐朝眠起,说不尽,无佳思。”开门见山,倾诉寡居之苦,然而着一“寒”字,更突出了环境的凄冷与心境之痛苦。B.“笛声三弄,梅心惊破,多少游春意,”以汉代横吹曲中的《梅花落》照应咏梅的命题,让人联想到园中的梅花,好象一声笛曲,催绽万树梅花,带来春天的消息。C.下阕侧面抒写悼亡之情,词境由晴而雨,跌宕之中意脉相续,“小风”句,将外境与内境融为一体。D.结尾“人间天上”一语,写尽了寻觅苦;“没个人堪寄”,写尽了怅然若失之伤,全词至此,戛然而止,而一曲哀音,却缭绕不绝。E.全词以景衬情,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,营造出一种清丽凄婉的意境,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。
(2) 这首词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,请最少指出两种并作具体分析。
(1) 【答案】CE
【解析】C.“下阕侧面抒写悼亡之情”表述错误,应是正面抒写悼亡之情;E.“营造出一种清丽凄婉的意境”表述错误,应是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。故选:C、E。
(2) 【答案】①借景抒情。借“小风”“疏雨”这些意象渲染萧瑟凄冷的氛围,烘托主人公凄苦的心境。②用典。“吹箫人去”用弄玉、萧史典,委婉含蓄表达主人公对亡夫的深切悼念;“一枝折得”用陆凯折梅寄远的故事,表达独居的孤苦。③设问。“肠断与谁同倚”句,用问句强烈表达了主人公在丈夫去世后肝肠寸断、无依无靠的痛苦。
【解析】下片写景,景中传情。写到细雨潇潇,还有微风,本来就情感寥落,加之这样的萧瑟之景,更加有力地红掏出词人孤寂凄苦的心境。结合注解②可知用典,词人在这里以萧史喻指赵明诚。“吹萧人去”,即是说赵明诚已去世。当年二人伉俪情深,文唱和,互为知音,如今丈夫已经离世,有谁能和她一同凭栏观赏盛开的梅花呢?沉思前事,不禁泪下如雨,肝肠寸断。“一枝折得,人间天上,没个人堪寄”流露出独居的孤苦之情。“肠断与谁同倚”采用了设问的修辞,词人也想折梅寄远,但却已无人可寄!结句情思无限,正面落笔于梅花,深切地表达了对亡夫赵明诚的深厚感情和极其沉痛的悼念。
高考语文复习手册:关注下方公众号,戳码回复“语文”领取!
(戳码回复“语文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