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着密密麻麻的英语阅读,你是否常常叫苦不迭。高中的英语考试不仅分值比重较大(150分),而且相较于初中英语,词汇量、语法难度都大幅上升,再加上一些习语、地域差异的影响,阅读成了不少同学的拦路虎。
怎样在应试中快速击破题目、选出正确选项?除了苦背单词,还有哪些技巧值得留心掌握?下面的这些要点可以一试,但也要在日常查缺补漏词汇量积累哦!
一、把握全文逻辑
英文阅读的议论文、说明文,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普价值,因为陌生词汇较多,加大了视觉难度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文章多选自国外权威杂志、报刊等,行文清晰。
因而,我们不妨借用在语文学科中的解读方法,如“总—分—总”的结构,就常见于这类文章。在做题时,我们要把握全篇的中心问题,这样的问题多藏在篇首,若不是出现在第一自然段,便是在第一段中埋下伏笔,留给下文解答。而每一个独立的段落中,又常常是围绕“观点—解释—举例”的思维方式展开,中间常常有“and”“but”“then”等连接词串联。在浏览时,可以用“/”划分段落中的逻辑层次,并用序号标明分论点,便于后续做题。
二、加强句意解读
一些阅读难题,多“埋伏”在长难句中,有着冗长的修饰语,若是不能“拎清”句子的主干结构,很容易落入题目选项里的陷阱,曲解原文意思。要做好这类题目,需要有扎实的语法基础,如定语从句、宾语从句、虚拟语气、强调句等,每种类型除了常规的句型,还有一些值得留心记忆的特殊结构。在学习时,可以结合经典例句学习,加强记忆。
此外,在做题过程中,可以通过圈画的方式,划出句子的主干结构,用()把修饰语框起来,如此“手动”缩句,既降低了阅读难度,也能够很好地把握句子大意,避免受选项干扰造成理解偏颇。
三、联系生活实际
在完形填空中,多见的文章叙事性强,有明确的起因、经过、结果、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。除了把握好原文的背景,还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辅助做题。既然是英文阅读,就少不了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。饮食、交通、教育,他们的体系和我们有着较大差异,因而文中描述的内容也不同于我们的现实生活。所以做题时若是有纠结的题点,首先忠实原文内容,其次再基于自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进行恰当猜测,不能理所当然,结合我们的现实生活做题。
四、培养阅读兴趣
比起每天十几个小时沐浴在中文语境中,无论如何加强英文学习,我们始终觉得陌生,甚至是力不从心。语言的学习是需要长久的积累的,但高中生时间极其有限,我们很难再通过美剧、音乐等过于休闲的方式“快乐学习”。
如果你觉得课内的阅读过于枯燥乏味,不如选择一两本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杂志,如《国家地理》等,科普性强,既能够强化英语阅读能力,也能拓宽眼界,一举两得。
在休闲阅读时,虽然没有题目供你作答,但你同样应该具备“做题素质”,即充分理解文章大意,积累词汇。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,记上一些符合目前学习能力的单词、短语,并进行话题归类,如交通类、学校类、科技类等,便于集中记忆吸收。